藍天保衛戰打響 第三方治理成運營趨勢
日期:2017/9/28 人氣:349
目前,大氣污染防治已經上升為國內戰略,這也加快了國內大氣污染防治產業的發展速度。
業內人士認為,工業企業和環保企業不是對立的,雙方要有共同的目標,第三方治理模式需要長期配合和良性合作,最終通過更好更節能的技術手段、更低的代價進行治理。
技術創新是發展驅動力
隨著我國對大氣污染治理重視程度的日益提高,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和非電行業煙氣治理兩個領域的多家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重點布局,并自主研發了多項技術,例如煤炭的低排放燃燒技術、脫硝脫硫等技術。
從污染物排放成因看,煤炭的不潔凈燃燒占到60%以上,中國的能源分布仍然處于“富煤、少油、貧氣”,煤炭在未來很長時間內,仍將是重要基礎能源。億利潔能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總監任健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講到,當下最關鍵的問題是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煤炭的清潔高效利用。公司自主開發并擁有12項專利的煤炭高效清潔利用技術,其中的底部燃燒技術、三層燃燒技術、低排放燃燒技術處于世界前沿水平。正在開發的微煤霧化燃燒技術5.0,將會實現設備的模塊化開發,進一步縮短工程安裝施工周期,排放效果更優。
任健表示,通過新技術對舊鍋爐進行改造,同時大力推廣高效燃煤鍋爐,可提升鍋爐的燃燒效率和排放指標,達到或者超過天然氣排放標準,同時,有助于工業園區拆除小、舊鍋爐,實現集中供熱。
對此,大唐環境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鄧賢東也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表示,要堅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通過自主研發、技術引進和再創新,擁有核心技術,打造核心產品,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非電領域,國內的工業煙氣治理企業曾因技術的缺乏需要引進昂貴的國外技術,使企業成本大大增加。北京清新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張根華對《中國企業報》記者講到,清新環境在公司成立后的前幾年,經過研發、實驗、改進,推出了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旋匯耦合技術,并取得了發明專利,改善了當時國內能源企業高成本的現象。
第三方治理成運營趨勢
大氣污染治理是一個漫長的工程,污染治理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并需要后期持續良好的運營,在這種情況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簡稱“第三方治理”)模式應運而生。
鄧賢東認為,一方面,排污企業可以通過利用第三方企業的先進治污技術,提升工作效率與質量,有效治理環境污染;另一方面,作為出資方的排污企業和作為治理方的第三方公司可以在污染治理過程中相互監督,從而避免傳統的“誰污染誰治理”原則所帶來的弊端。同時,第三方治理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從而推動環保產業良性、健康發展。
另外,企業在注重提升自身運營管理水平的同時,還要積極發揮行業影響力,例如,大唐環境主編了“火電廠煙氣脫硝平板式催化劑IEEE標準”等國際、國內和行業標準,并多次組織召開研討會,為國內環保產業的健康發展提出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升了環保企業行業地位和話語權。
對于環保企業的運營,張根華的見解是,可采用第三方治理的模式,該模式除了促進排污企業與環保企業的良性發展,也可解決政府監管方面的難題。
據了解,清新環境未來的發展將以運營和服務為主要方向,公司一方面采取項目改造、項目新建的傳統模式,另一方面推出了BOT模式,即經污染企業委托,由專業的環保企業承擔投資、建造、運營等環保責任,此種模式從技術、性能、經濟層面都能呈現更好的優勢。
在熱力生產與供應方面,政府曾面臨的難題有:一是監管難,每一家能耗大戶都有自己的鍋爐,容易超標排放;二是日常維護和運營投入高,政府開支大;三是技術革新緩慢。任健認為,未來政府公共事業大多會采取購買第三方服務。通過市場化招標,同企業簽訂20—30年熱力生產和銷售的特許經營權。引入第三方經營,就能實現很大的改觀。